未满十八勿进3000出芒果_已满十八点此进入戴耳机_庥痘精国产入口2024网址

首页 - 科技研发 - 科研平台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概况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钢结构中心”)是我国钢结构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7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2011年4月通过验收并正式命名。



  钢结构中心依托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体发展定位是“代表国家,引领行业,竞争国际,服务社会”。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技术发展为目标,致力于融合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链上、下游的技术需求与研发工作。


  钢结构中心战略定位

  钢结构中心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1个实体管理部门,1个分中心,4个研究院,7个中试基地,4家院内共建单位,1个中国中冶研究院。这些分中心、研究院、中试基地的建成使钢结构中心与本领域的知名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的研发、中试及生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钢结构中心组织架构

  二、研究领域与方向

  钢结构中心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钢结构工程技术发展新趋势,开展钢结构钢材及工程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以及实验、中试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开放服务工作。主要包括高性能钢材与高性能钢结构体系、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桥梁、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结构高效连接以及钢结构诊治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解决我国钢结构工程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共性的技术问题,提高我国钢结构工程技术整体水平,推动钢结构产业及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钢结构中心重点研发方向布局

  三、人才团队

  钢结构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发、设计、试验和检测监测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了“首席专家-技术骨干-青年创新人才”的人才梯队和“大兵团、多兵种”团队模式。钢结构中心现有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比54%,中级职称以上占比92%。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占比17%,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4%。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高级专家3位。国家级杰出人才1人,集团领军人才4人,企业领军人才8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钢结构知名专家侯兆新担任总工程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合理、专业知识过硬、科研能力突出、 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专业化科技人才队伍。

  四、科研条件

  钢结构中心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先后建成了钢结构焊接性能实验室、钢结构防腐防火性能实验室、钢结构围护系统检测室、钢材检测部、结构实验室、思达建茂实验室6个核心实验室。拥有电子万能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直读光谱仪等大型实验设备,对足尺大跨结构的拟动力试验、大量程和高灵敏度的测量技术等试验技术难点有所突破,钢结构中心开展基础研究、实验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也为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金属屋面综合性能检测装置


  减震产品检测装置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三维激光扫描仪

                                       振动传感器                             


超声探伤仪

  五、主要业绩

  围绕主要研发方向,钢结构中心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余项,编制国家、行业标准规范90余部,获授权专利380余件,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荣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赢得了崇高声誉。


  牵头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钢结构中心围绕工程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根据钢结构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科研成果。

  (1)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了剪力墙、框架、模块化、板柱结构和交错桁架等5类典型钢结构体系建筑产业化集成技术,重点突破了钢结构建筑产业化需重点突破的高效装配化连接、轻质环保围护体系、防火防腐装饰一体化3类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了全过程、全专业协同一体化智能建造技术平台。


  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

  (2)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应用关键技术针对各类新型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包括高强结构钢、耐火钢、耐候钢、不锈钢、高效截面型钢、纵向变截面钢板、轧制金属复合板、高性能大直径高强耐候索及配套的连接材料,提出了材料、构件、连接节点和结构体系等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理论及方法,提供面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应用关键技术

  (3)中冶绿色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出适用于多高层住宅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开发了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配套的一体化轻质节能围护墙板产品,提出了中冶绿色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成套技术、装备、工艺和标准体系,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中冶绿色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

  依托团队科研成果,钢结构中心先后完成了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新址、FAST天文望远镜工程、中国尊、上海世博会、北京环球影城、“雷神山”“火神山”防疫设施、冬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技术服务任务,为我国冶金工业、国家基本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世博馆
北京环球影城
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
FAST天文望远镜
中国尊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管理部门的领导下,钢结构中心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联合行业上、下游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强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投入科研力量重点突破钢结构行业中具有共同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为国家钢结构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联系人:王月栋

  联系电话:010-82228119

  联系邮箱:wangyuedong@cribc.com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企业简介| 协会学会| 核心期刊|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电话:8610-82228001 传真:8610-6222596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编:100088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13号

京ICP证13042131号
嘉峪关市| 松潘县| 子长县| 吐鲁番市| 丘北县| 略阳县| 清原| 铁力市| 夏邑县| 楚雄市|